婺源,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。千年古村沖田,位于婺源西南,是清代科學家齊彥槐的故里。幾百年來,先人的成就一直激勵著沖田人創新立業。當代實力派畫家,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,1963年出生的齊朗大就是其中一個。
四十多年來,齊朗大一手緊握鐮刀鋤頭,一手穩拿畫筆,憑著執著而又有韌性的農民精神,用紙和筆藝術化地展現了一幅幅最美鄉村的畫卷。
一、為圓畫家夢甘當農民
“綠樹村邊合,青山郭外斜?!痹阪脑?,優美的鄉村風光讓人流連忘返。磚雕、木雕、石雕類的作品融入在平常百姓的生活中,環境造就人,在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熏陶之中,齊朗大從小癡迷畫畫。他常常一個人站在田邊看著燕子出神,稚嫩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比劃著。他喜歡蹲在河邊看著楊柳與河魚入迷,撿半截枝椏在河灘上畫,不滿意,蹉平了再畫?;氐郊?,他習慣躲在房間里一遍一遍地翻看著父親塵封多年的美術書,不厭其煩地臨摹作品。
父親經歷了風風雨雨,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很清醒,在地里刨食真累,希望子女們都努力讀書跳出農門。齊朗大看著父親的辛勞,讀著父親疲憊的表情,聽著父親發自肺腑的教誨,懂事的他把當畫家的夢藏起來,爭氣不讓父親失望。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初中畢業,學習成績總是在班上數一數二,熟悉的人都說他考上大學是鐵錘敲不碎的,他樂滋滋地享受著“大學生”的綽號。
如果不是被高一的美術老師吸引,那么齊朗大得到的這種贊譽還將會持續。美術老師精湛的繪畫才能,讓齊朗大心潮澎湃,掩藏多年的繪畫熱情像火一樣噴涌而出。他在學校里把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集中在繪畫上。一枚針只有一頭快,轉移了注意力的齊朗大,文化課的成績急劇下降,班主任心急如焚,幾次找他談話??梢哉f,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,對于農村青年,跳出農門是何等的誘惑力,但是外表文質彬彬的齊朗大,默不作聲地堅定了自己的想法,要考就考美術院校。
班主任看到他油鹽不進,于是通知他的父親。父子倆的那次深談,齊朗大至今還記憶猶新。
你要畫畫,我不反對,但現在真的不是時候。每年全縣考上美術專業的少之又少,何況我們是在山區小縣的農村,你執意堅持,結果只能是回家當農民,一場夢一場空。
父親的話猶如冰涼的水潑在身上。齊朗大幾次欲言又止,最后還是把話擠了出來,我就是要畫畫,即使考不上大學回家當農民也心甘情愿。
真的不出父親所料,齊朗大第一次參加高考,名落孫山。復讀一年,濤聲依舊。原先與他同等成績的同學,先后都進了大學。齊朗大回家當了一個地道的農民,開始了白天上山砍柴,下田種稻,晚上閉在房間里自學畫畫的非典型農民的生活。
二、用吃苦耐勞的農民精神學畫畫
事情往往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,更何況是在偏遠的山村里自學畫畫。齊朗大因為晚上在畫畫看書上過度消耗精力,所以白天干活總有些力不從心。慢慢的,他就有了一個新外號——“畫家”,他當然明白,這是一些人在取笑他懷有不著邊際的畫家夢。
齊朗大不理睬這些,晚上依然挑燈讀書畫畫。白天掙得的錢少。他變得越來越摳門,因為還要把錢省下來買書、買畫紙、買畫筆。幾年下來,他看了一堆的書,畫了十幾捆畫。齊白石、范增、張玉良等著名畫家的成長故事讓他增加了不少自信,他知道畫家就是這樣成長的,畫家的作品就是這樣提高價值的。為了豐富藝術修養,他還刻苦自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,1990年取得本科畢業文憑。
為增強定力,稍稍空閑下來就練習基本功。每天,他都抽時間拿筆練畫,為了增強定力和腕力,他在筆上綁定石頭,輔加意念和想像,凌空書畫一個小時。
1992年,他的作品《文公山》參加上饒群藝館組織的比賽,獲得二等獎。因為獲獎的緣故,他經人介紹到三十里外的甲路工藝傘廠做畫工。畫傘雖然工資不高,但是齊朗大卻有如魚得水的快感,畢竟可以名正言順地靠畫畫吃飯了。畫傘的時間長了,不免讓人感覺單調乏味,但是齊朗大告誡自己,當年范增就是靠畫連環畫練就基本功的,當年任伯年就是靠畫紙扇練就基本功的,我也要靠畫傘成就不平凡的基本功。
因為精力都投入在畫畫中,因為畫筆難畫出錢來,他近三十歲才說上對象。成家之后,經濟壓力增大。妻子抱怨他在的甲路傘廠一個月掙不到多少錢,要他一起跟著做販買販賣的小本生意。齊朗大急了,其他話都好說,多吃些苦都可以,但是一定要繼續畫傘,一定要與畫筆畫紙打交道。
妻子拗不過他,齊朗大也更加主動地承擔起家務勞動。2000年10月的一天,妻子要販桔子到一山之隔的梅村賣,因為梅村不通車,所以桔子好賣些。
清晨五點,齊朗大被鬧鈴叫醒,洗漱完畢,妻子就已經拖來一車桔子。倆人草草吃完飯,齊朗大挑著130斤的擔子,妻子挑著70斤的擔子開始翻山。從山腳的積慶亭到山頂的悅來亭,中間有888步石級,遠路無輕擔啊,更糟糕的是天上下著蒙蒙細雨,腳穿著雨靴走在濕滑的石板上,每落腳一步都要小心翼翼,一不小心就會一個趔趄翻下路邊的樹叢。上了半程的山,齊朗大真想摞下重擔享個輕松,但是想到妻子抱怨自己畫傘掙不了錢,他咬緊牙根,把擔子挑上了山頂的悅來亭。冒著熱氣的頭上,濕漉漉的,已經分不清是汗還是水。
到達10里外的梅村之后,齊朗大踏上寄放在朋友家的自行車飛奔向傘廠,坐下畫了半個小時,住在廠里的同事才陸續來上班。
在傘廠畫畫,工資不高,但絕不是輕松的活,是手不停腳不歇的活。當時,他們都是一天定額畫400把傘,也就是平均畫好一把傘用時一分多鐘,比如畫一只蝴蝶只是兩秒鐘的工夫。畫傘是大量消耗腦力和體力的,再強的人,白天畫完傘,晚上是萬萬不能再加班的,因為連續握筆幾個小時,手指往往僵曲難動彈。
平時的中午,齊朗大還可忙里偷閑靠睡半個小時,但今天,回家的路上還有妻子在等著幫忙。他一次次用力拍打大腿,想把瞌睡蟲趕走,在與瞌睡蟲較量的時候,腦海中浮現起門衛躺在椅上午睡的悠閑自在,心生羨慕。4點鐘,他終于畫完定額,騎上自行車飛速趕往梅村。
妻子已經把兩擔桔子與村民兌換了同等重量的稻谷,碾成米賣了糠,倆人挑著擔子快步趕回家。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。
齊朗大一次次完成了妻子的考驗,妻子服了他,慢慢變得十分支持他畫畫。
當年,齊朗大有個小秘密,瞞著妻子積攢私房錢。不為別的,只是為了學習。1995年開始,他先后自費參加遼寧鐵嶺市職工美術學校、浙江美術學院陶行知藝術學校,中國山水畫研修院的函授學習,他自豪地說自己現在是進行研究生層次的學習。
與婺源毗鄰的瓷都景德鎮,有不少書畫藝術的名家大腕。他們也經常來甲路傘廠進行藝術交流,一來二往,齊朗大與他們熟悉之后,非常謙虛地抓住機會向大師們學習請教。
三、用筆墨藝術化展示最美鄉村的風采
齊朗大擅長畫山水花鳥素材的國畫,游人如織的婺源是個天然的大素材庫。為了讓筆下的畫更具韻味,婺源每個鄉村,每座山,每條河,齊朗大都留下了足跡。每到一處,他不是走馬觀花的瀏覽,而是把自己融入到如畫的風景中,虔誠地拿筆寫生。翻開他的鋼筆寫生本,大鄣山臥龍谷的磅礴,甲路水邊人家的古樸寧靜,星江夜景的愜意都能生動地展現在眼前。
2006年初夏的一天,他到本鎮車田村的朋友家作客。朋友知道他喜歡看鳥影聽鳥音,特地帶他到村外五里遠的河灘,這里常常是群鳥云集。他倆大清早就在附近的林里屏氣凝神地守候。幽靜的山谷,潺潺的流水聲讓他心曠神怡,鳥此起彼伏地躍動和鳴叫讓他欣喜萬分。等到下午三點多,朋友遺憾地說沒有看見蒼鷹,要不是天氣不對勁就再等等。
齊朗大聽說還有少見的蒼鷹沒見著,當即決定繼續等下去。伴隨著遠處響起的悶雷,蒼鷹撲打著翅膀飛來了。它停大樹上,兩爪緊抓著,脖子扭曲,全身向前俯就,眼睛圓睜。群鳥見了它,紛紛飛逃。一只肥大的雉雞驚慌失措,竟沒有飛起來,而是大步奔突,身子前傾,脖子長伸,張嘴鳴叫,一副失神絕望的樣子鉆進灌木叢中。弱肉強食的悲劇沒有出現,但急風驟雨劈頭而來,齊朗大和朋友都被淋得濕透。
倆人跌跌撞撞地到家已是夜深人靜,他愧疚地向朋友道歉,心里卻欣喜異常,頭腦中構思出一幅《蒼鷹昂立圖》?!渡n鷹昂立圖》主題突出,通過蒼鷹與雉雞的強弱對比,突出了雄沉的悲劇美感,更顯示了婺源原生態的美。在一次畫展中,《蒼鷹昂立圖》受到參觀人員的一致好評,當場被一位香港客商高價買走。
每年三、四月份,婺源就成了花海,金黃的油菜花在青山綠水的襯托之下格外美麗,這是婺源旅游的亮點?!斗鋺倩ā肪褪驱R朗大描繪大量游客流連于油菜花海的得意之作。圖繪小女孩折枝油菜花,蜜蜂飛舞其上。整個構圖端莊而活潑?;ㄖι戏?,留白雖大,但因繪有兩只蜜蜂,所以讓人感覺生機盎然。畫幅雖小,但構圖穩重,造型嚴謹。(轉左下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