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 耿 難 忘 故 國 情
——南宋文學家、詩人朱弁
胡 兆 保
風煙節物眼中稀,三月人猶戀褚衣。
結就客愁云片段,喚回鄉夢雨霏微。
小桃山下花初見,弱柳沙頭絮未飛。
把酒送春無別話,羨君才到便成歸。
這首題為《送春》的詩作,寫塞北的春天剛到即歸,一句未及江南美好的春日,但強烈的眷念江南之情不著一字而充滿全詩,筆法勝人一籌。創作這高明詩作的詩人,便是朱熹族叔祖、南宋文學家朱弁。
朱弁(1085-1144)字少章,自號觀如居士,婺源松巖里(今紫陽鎮)人,欽宗靖康二年(1127年),徽宗趙佶,欽宗趙桓二帝被金人俘虜北去,趙佶之子趙構南逃,在臨安(今杭州)定都繼位為宋高宗。這年冬天,南宋朝廷商派官員出使金國,文武百官噤若寒蟬無人敢行,朱弁奮身自薦。宋高宗即詔授其為修武郎、右武大夫、吉州團練使和通向副使。次年正月,朱弁和使者王倫同赴金國,果然為金拘留。王倫在金五年,后受書獲準先予回朝,朱弁對王倫說:“自古以來,使者以朝廷符節作為憑證,今日你持節回朝,我希望你能把印留在我身邊。印也是憑證。我身在異國。如果能抱印而死,死與瞑目?!敝燠徒舆^印 |
|
記,鄭重地藏在胸間,日夜不分離。他在金國16年,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,表現了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。當時宋朝許多官員紛紛投降變節,金人也逼迫朱弁出仕,朱弁堅決拒絕,并憤怒斥責變節官員:“國賊!吾恨不食其肉!”金人大怒竟停供飯食。朱弁誓不屈從,立志為國家和民族盡節,他對同時被虜的官員說:“我一旦畢命報國,只要把我埋在某廟旁,題上‘宋通向副使朱公之墓’就行了?!闭勑ψ匀?,從容忍饑待盡。金人見朱弁忠心不渝,不再勉強。在金時,有人將他的文章同宇文叔通合為一集,當時宇文叔通已做了金國的官,朱弁嗤之以鼻,作詩于集后說:“齊名李杜吾安敢,千載公言有法青?!庇謺案炅卤?,江東朱弁”。表明他永遠是南宋之臣。金人還曾誘逼朱弁改換官職以出仕,朱弁說:“自古交兵,使在其間,言可從則從之,不可從則囚之殺之,何必易其官,我今日只有一死而已?!贝罅x凜然,終未屈服。
紹興十三年(1143年)秋,宋金簽訂和議之后的第三個年頭,朱弁才得以回到故國。宋高宗頒布詔書,稱“朱弁奉使歲久,忠義守節,理合優異,特賜券金千緡”。宰相秦檜對朱弁卻有說不出的嫉恨,見宋高宗有進用朱弁之意,便惡言中傷朱弁在金國的崇高氣節,僅奏補朱弁右宣教郎,直秘閣主管祐神觀。有司說朱弁在金16年功不可沒,應升數級。秦檜不得已,僅轉朱弁為奉議郎。第二年,朱弁病逝,享年59歲。
朱弁文慕陸宣公,詞學李義山,文才精博,詞義雍容。著作有《曲洧舊聞》、《聘游集》、《書解》、《風月堂詩話》、《南歸詩文》等。在金國拘留期間,許多詩作都表達了對故國深深的懷念,婉轉纏綿,愁郁深沉,宛如晚唐詩人的風格情調。朱弁的詩文像他高尚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一樣流芳南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