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來的。
婺源人,端午節的早上,在每道門上掛著艾葉,稱為“端陽艾”,不僅有驅蟲避邪,還有藥用價值。有些鄉村會把“茅山茶”掛上,以后如遇家人傷風感冒,還可以煎水喝。早上,父母親給孩子胸前掛一個毛線編的漂亮的袋子,裝著雞蛋或一個咸鴨蛋,孩子們就多了一個碰蛋的節日樂趣,誰的蛋先碎了,就先吃。
中午12點之前,在火盆里焚蒼術、白芷。吃午飯時,在自家的墻腳撒石灰,嘴上不停地念著:“端陽午時節,蚊蟲跳蚤外頭休”,以示驅蟲、蛇、蜈蚣等。端午節的中午,是節日的正餐,一家人一定要圍坐在堂前的八仙上共進午餐。午餐之豐盛,僅亞于年夜飯。于是有“脹死端陽,餓死冬秋(婺源的中秋節稱之為冬秋)”一說。
在秋口的某些村子,原來是賽龍舟的,現已沒有這樣的風俗了。